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标本兼治,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开展规上企业评估与异地执法,小微企业高质量建设试点先行,着力破解瓶颈,真抓实干,建用相融,为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做出积极贡献。现将双重预防建设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统筹联动,形成全省“一盘棋”

  推进双重预防建设,是各地应急部门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重要抓手。一是高位驱动,压实责任。引领督促各级地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做到日常工作有谋划、重点工作有推动、具体工作有落实。濮阳市、漯河市成立市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双重预防工作。二是高点谋划,系统部署。部分地市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专班,谋划制定工作重点,全面安排部署,持续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移。平顶山市、焦作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应急局成立双重预防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双重预防工作。商丘市柘城县联合纪委监委,形成工作合力。三是高效行动。各地进一步健全企业双重预防管理基础档案,创新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安全基础进一步巩固。扎实开展了规上企业评估,共对6480家企业进行了评级,其中A类企业950家,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

  (二)坚持示范引领,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标”

  2023年8月份、11月份在洛阳市、漯河市两次召开全省双重预防暨小微企业建设观摩会议,组织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下同)应急局、小微企业试点单位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从全省范围内选择确定10个县(市、区)单位为省级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高质量建设试点单位,鼓励创新,因地制宜,初步培育形成各自可复制借鉴的工作模式。各省辖市(区)选树县级试点县(市、区),各县选树试点乡镇与企业。郑州市积极开展市县两级示范企业培育,建立小微企业各行业分类培育库。安阳市从全市986家小微企业中选定61家作为试点企业。鹤壁市抓好试点县域建设,推进规上企业与小微企业手拉手活动,淇县聚焦责任制落实、措施落实、结果成效,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许昌市确定49家省级示范企业和252家市县级示范企业常态示范引领。漯河市经开区形成“123”工作法,即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关键,形成三个机制,推动小微企业双重预防落地生根。

  (三)坚持创新驱动,唱好机制运行“重头戏”

  双重预防的生命力就在于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实际相结合,建用相融,常态长效机制运行,真正发挥防控风险与隐患治理的关键作用,为此,我省,一是突出重大风险隐患管控与治理。深入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治理、六查一打专项行动,将隐患判定标准细化为检查表格,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突出岗位风险,组织开展职工事故假想和危险作业一备三查,建立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到人到事。从2023年9月份起,将每月第一个周一确立为全省工贸企业主题安全日,省应急厅每月推荐一个主题,着力推进“五个一”行动(企业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和上级部署并开展针对性安全研判部署、企业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带队开展一次针对性安全检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一次当月典型事故警示教育和针对性应急演练、车间组织一次危险作业“一备三查”、班组组织一线职工开展一次岗位“事故假想”)。二是完善日常运行机制。通过“一对一督导帮扶”、“安全伙伴”、“以大帮小”、“安全顾问”等形式,深入推进双重预防工作走深走实。平顶山市工矿商贸企业关键岗位推广“安全伙伴”管理模式,化工企业实行“以大帮小”制度。开封市推行精准分类实施,188家规上工贸企业效能评估全面完成。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各地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厘清、规范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巩固提升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和质量。洛阳市、济源市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企业单位深入开展安全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安阳市、驻马店市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用纳入各县(市、区)考核体系。

  (四)坚持严格执法,发挥执法推动“硬措施”

  各地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日常执法检查内容,始终坚持“三必查”,即逢查必查双重预防机制运行、逢查必考有关人员双重预防机制知识掌握情况、逢查必讲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督促企业持续提升。同时,综合运用“专家助安”、“约谈式执法检查”等方式,全力扭转企业“建而不用”的实际问题,通过专家解决“不会用的问题”,通过执法检查解决“不想用的问题”,全力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真建、真用。选拔双重预防专家144名,全面参与规上企业效能评估和专项执法。周口市组织10个县(市、区)开展异地互查,共检查企业202家,整改问题和隐患1122条,罚款71.6万元。组织全省异地执法,共检查县区92个,检查企业191家,检查问题1469项,至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

  (五)坚持智能管理,打造智慧平台“新引擎”

  各地积极发挥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作用,企业内部建立网上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建立企业与政府端“一张网”互联互通,重大风险企业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强力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在线监控,全省340处重大危险源,正常运行的421处非煤矿山、253处尾矿库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鹤壁市宝山经开区、姬家山化工园区相继搭建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一网”通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焦作市依托市应急科学产业研究院,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完善了市级双重预防机制智能监管平台。濮阳市建设“互联网+监管”指挥平台,将全市化工企业纳入监管平台,对企业开放端口免费使用。焦作市温县全县856家工贸企业建成双重预防体系,网上平台互联互通率达到95.33%。周口市郸城县出台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三帮三免”服务模式。

  二、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企业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推动不力,全员培训不到位,风险辨识不全面,风险管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可行性。

  (二)建设质量不够高。在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时,有的企业“照搬照抄”、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个别企业完全依靠中介机构“代包代办”,致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体外循环现象。

  (三)信息化建设有短板。一些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平台委托第三方软件公司代为建设,软件公司往往凭经验开发或套用一个通用的信息平台,使用单位只能被动地去应用,造成信息平台部分功能模块与生产实际运行脱节。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建用相融,推动双重预防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提高对风险隐患源头治理的意识,持续推动双重预防由体系建设向机制运行转变,切实做到与日常安全管理相融合。巩固重点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成果,提高运行质量。二是提升线上平台运行质量。由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巩固提高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双重预防信息平台与行业监管部门、园区信息平台联网运行质量,发挥数字化运行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中的监测预警作用。巩固化工园区及其他园区建设达标成果。督促企业将主题安全日等信息录入省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三是全面开展评估与执法。继续推进规上企业效能评估,开展省市县联动执法与精准执法,重点查处只建不用、建用“两张皮”等突出问题。四是扩大建设范围。扩大小微企业高质量建设覆盖面,按照“简便、易行、实用、管用”原则,扎实推进,应建则建。

  (二)突出重点,强化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一是加强风险研判。针对重点时段、重大气候变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及重特大事故等,开展重大风险研判,做到科学识变、精准应变。企业单位遇有重大危险作业、重大隐患、非正常生产重大变化,同行业发生重大事故等情形,及时开展专题研判,精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二是严格“一备三查”。聚焦危化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建设项目及变更作业、特种作业等风险,聚焦非煤矿山地质复杂项目风险,聚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粉尘爆炸、金属冶炼等危险作业管控,积极开展事故假想,加强外来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三是推进扩面增效。全面落实应急部有关行业政策和标准要求。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电站等新兴行业领域及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建设达标。

  (三)群策齐力,推进双重预防常态运行

  一是健全联席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各级双重预防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对企业效能评估结果的运用,制定有关支持政策。三是发挥专业力量的助推作用,形成全社会共识。

  特此通报。

  202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