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工设备安全管理
1、设备档案、大修与生命周期管理
(1)建立完备的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安装竣工技术文件和资料、检修及改造资料等。
(2)建立设备的日常管理及使用状况记录
(3)建立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设备检修过程记录
(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6)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附属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7)建立高位部位静密封点台账记录及消漏记录。
(8)高危设备腐蚀监测台账记录
(9)建立完善的检修计划制度.大修、日常维修
(10)建立完善的设备报废、更新管理制度.
2、日常维护与设备安全运行
设备日常维护维修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
设备季节性维护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
3、设备巡检
设备巡检与设备事故的安全防范。
规范设备巡检内容。制定巡检内容、方式、记录。工艺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巡检的内容等。
4、静设备的危害识别与防范
(1)设备运行压力、温度、介质等对静设备的危害与防范
危害:超温、超压造成的泄漏。尤其是法兰垫片的泄漏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防范措施:设计规范的法兰及与之配套的垫片;标准的安装、检修;严格工艺操作纪律。
(2)设备腐蚀危害与防范
危害:因腐蚀使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产生破裂、泄漏、报废或者着火、爆炸等事故。
防范措施: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合理选用非金属材料;合理选用表面保护技术;合理选用电化学保护技术;
5、动设备的危害识别与防范
(1)压力、温度、介质等对动设备的危害与防范
危害:超温、超压、超负荷会对设备零部件造成严重损坏和泄漏;压力、温度、流量、介质、负荷的变化会造成压缩机喘振,引起设备损坏或事故。
防范措施:严格工艺纪律;选择合理泵用机械密封及配套的冲洗系统;合理的压缩机干气密封及配套好保障系统;选择合理的压缩机防喘振系统,有效投入运行;
(2)超速、超振对设备的危害及防范
危害:部件损坏、设备事故
防范措施:选择配置完善的速度控制系统;按标准规范严格监控设备制造、检修的缺陷。
(3)冲蚀、磨损等对设备的危害及防范
危害:造成部件损害,泄漏。
合理选用润滑介质;合理选择部件材料及结构配制;有效控制介质进入设备的洁净度。